当前位置: 必赢76net线路 > 本科教学 > 实践创新 > 正文

20实验、强基赴威海毕业实习总结

【发布日期:2023-06-26 | 点击数:


2020级实验班、强基班赴威海毕业实习进入第三天,日程是各小组分头行动,对各选题相关内容进行实地的考察。

中日甲午战争刘公岛炮台小组总结:

在2023年6月20日,由2020级实验班,强基班11位同学组成的“中日甲午战争:刘公岛炮台工事体系”小组在安劭凡老师,陈林博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的刘公岛进行毕业实习调研。20日的小组调研的重点与第一天登岛调研不同,20日的主要调研任务是实地考察甲午战争时期刘公岛炮台防御系统内除东泓炮台之外的3座炮台遗址,分别是位于刘公岛制高点的旗顶山炮台、位于刘公岛西侧的公所后炮台以及位于刘公岛最西端的黄岛炮台。旗顶山炮台原名大顶子炮台,始建于北洋水师在旗顶山炮台设置了2门35倍径240毫米口径克虏伯大炮,大顶子炮台原计划共建造6座240毫米口径克虏伯大炮炮台并配设6尊克虏伯12倍径280毫米榴弹炮炮台,可惜因甲午战争爆发,炮台台基还未完工,4座240毫米口径克虏伯大炮和弹药还在山下,旗顶山炮台在战争中未能发挥战力。在旗顶山炮台遗址处几乎可以看到整座刘公岛,视野极佳,如若排除岛上植被干扰,从地形图上来看,应当可以看到其他几座炮台,并且至今也只有一条道路可达山顶。

小组成员了解到,甲午战时已建好的两座炮台的大炮本体是由人力搬运至山顶的,都倍感震惊。公所后炮台,原名刘公岛地阱炮台,始建于1888年,是近代以来刘公岛内修建的第一座海防炮台。1890年,两尊由信义洋行订购的9.2英寸英国阿姆斯特朗地阱炮在炮台内配设完毕,本炮台遂成为威海湾内第一座具备战斗力的永久性炮台,也是近代中国修建的第一座地阱炮台。地阱炮台(公所后炮台)建于刘公岛西北岬角,直面威海湾北口,与威海湾北帮各炮台隔海相望。黄岛炮台始建于1890年夏秋之后,位于刘公岛最西端的黄岛之上,填海筑堤使黄岛与刘公岛相连,台体为花岗岩水泥结构,为岛内建设的第二座永久性海防炮台,共四座炮位。计划在战时地阱炮台可以与黄岛炮台、北帮北山嘴炮台共同扼守威海湾北口水道。在黄岛炮台遗址处现存四座240毫米口径克虏伯大炮炮位,兵舍与坑道皆保存完整。

结合两天的刘公岛实地考察,调研小组较为详细地了解了北洋水师在刘公岛建设的炮台系统,也为之后的调研报告撰写打下坚实基础。

2023-06-21 15:51:00.4240002023-06-21 15:51:00.516000

中日甲午战争人物研究小组总结:

6月20日上午,第一小组再次乘船登上刘公岛开始第二天的实习。小组成员在昨天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参观了英租威海卫博物馆,通过图片、塑像等生动的历史现场再现,让大家体会出当时威海在英国殖民时期的社会环境。

随后,第一小组登上旗顶山,参观了旗顶山炮台,遗憾的是北洋海军忠魂碑未开放,不能近距离参观;

最后,小组成员参观了黄岛炮台和东泓炮台,依据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了甲午海战的过程,加深对此段历史的理解。

威海卫英租界小组总结:

6月20日,天气多云小雨。早上8时,“威海卫英租界相关”小组与“一战华工相关”小组共20名同学及赵毛晨、周海建两位老师,准时从酒店出发乘车前往威海市档案馆查阅档案,约40分钟后,顺利抵达档案馆。

由于威海市档案馆仅支持八台电脑同时查阅档案,两组便平分电脑,一组出四位同学执机操作。按照事先商定的关键词,我们小组由李卓晖、耿广牧、张君铭、徐畅负责检索并摘录档案。其余同学在阅览纸质档案与馆藏书目,搜集到与报告主题相关的信息后,也回到电脑旁、帮助执机同学摘录档案。

11:30-13:30,档案馆中午暂时闭馆休息,我们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来到员工食堂吃自助餐,午饭后进行短暂休息。下午档案馆开放后,本组继续按类别摘录上午剩余的内容,认真且高效。

下午三点,在完成抄档工作后,我们小组决定分别从威海市档案馆乘车前往收回威海卫纪念塔和四眼楼,进行“英租威海卫”主题下最后的实地考察。风雨之中,气温虽低,但热情难抑,一组两队分别参观两处建筑后,完成了本日的户外任务。

晚上九点,本小组齐聚一房间,进行这两日毕业实习的分享与汇报。经过讨论,在参考赵毛晨老师建议与实地收获后,我们拟定了毕业实习报告的文本提纲,并进行分工与撰写进度的安排。至此,本日毕业实习圆满结束。

2023-06-21 20:47:25.0430002023-06-21 20:47:25.187000

威海卫一战华工小组总结:

6月20日上午,“一战华工”小组在周海建老师的带领下到威海市档案馆查阅了相关资料。威海市档案馆热情接待,为同学们开放四个机位自由查阅。本小组大致从华工出国之前的情况、华工在西线战场中的生活状况、回国之后的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检索。通过一上午的查阅,最终收集的资料以英文为主,集中反映了在青岛、威海等地召集华工的过程,也有少量涉及华工群体在法情况与被遣送回国相关的报刊或信件资料,以上内容对本小组的研究有非常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档案馆工作人员向同学们提供了《万里赴戎机》、《威海旧影》等等多本书吧威海历史、一战华工相关的影像资料合集,丰富了本小组的图像资料。

下午,第四小组去到一战华工纪念馆进行参观游览,小组成员跟随讲解员观看了一战华工纪念馆内“世纪大变局”“最佳招募地”“万里赴戎机”“遣留何处去”“大潮起东方”等展出内容,考察了纪念馆内陈设的大英招工局录用华工马秀新证书、华工手镯、华工日记《路往记事》等大量实物史料。讲解结束后,小组成员依据选题需要在馆内搜寻、拍摄相关展板、展品,还去到纪念馆放映厅观看了与一战华工相关的纪录片。通过纪念馆内的讲解和对一战时期华工所留下的用品实物参观,对于一战华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走在馆内,从“世纪大变局”身临其境感受开始中国一步步沦陷、威海成为英国殖民地、以工代战的时代记忆,感受全国各地青壮年劳动力应召来到山东成为华工、接受训练以及踏上他国领土的紧张与期待,体会华工们在英国、法国的工作场景,栩栩如生的弹壳玫瑰、远渡重洋的社火、情意深切的家书……这些点点滴滴勾勒出一战期间数万名华工的生活。在最后我们也看到了一战浪潮褪去后华工们不同际遇,或留在欧洲,或归国投入建设,或魂断异乡……太多的华工来不及留下姓名,但在他们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推动了中国的历史。

2023-06-21 15:53:39.695000

6月20日的威海小雨绵绵,不同于北京夏日的炎热,海风送来了阵阵清爽。各小组在19日实习考察的基础上,在各位老师的带领下成员们都对选题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无论是查阅资料还是实地考察都有非常大的收获。在经过两日的学习和调研后,四个小组都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更大的把握和更坚实的积累,有利于后期撰写调研报告工作的进行。

6月21日实习总结

在威海实习实地考察的最后一天,2020级实验班、强基班全体同学共同前往了威海博物馆。在参观馆内的历史文化展厅后,大家都对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该展以夷风古韵、秦汉华章、海象万盛、道教圣地、威震海江、甲午风云、游离之痛、一战华工、烽火岁月、魅力威海等主题为核心,陈列多种或征集、或出土而来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献,采用实物展示、雕塑、场景复原、影像及现代信息等综合技术,较全面地展现出威海从新石器时代至今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状况,对进一步分析威海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和历史底蕴具有着重要意义。

2023-06-21 18:42:43.760000

这次一次富有教育意义的考察活动。通过参观威海博物馆,同学们进一步拓宽了对威海以及其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馆内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献,生动地再现了威海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逐一参观了展览厅,使学生们亲身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引发了对战争、威海历史经历的深刻思考。

2023-06-21 18:49:51.962000

关闭